(五)“安”字托底,构建科学完备的风险防控体系。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必须统筹好安全与发展。防底线突破。当前最容易突破底线的是“三保”风险,将全面梳理界定“三保”范围标准,摸清旗县“三保”预算保障底数,建立“三保”保障动态清单;优化“三保”预算编制事前审核机制,建立“定期关注 重点报告”的“三保”预算执行动态跟踪制度,借助自治区层面兜底帮扶政策,妥善应对基层“三保”硬缺口风险。防风险集聚。组织开展化债政策落地“回头看”,总结提炼有效做法,形成行之有效的化债制度安排;对标“1 8”化债总体方案及总体任务量,系统梳理今后4年剩余化债任务总清单;对照今年自治区下达化债任务数,细化确定市县两级化债额度及市本级具体任务清单,同步形成化债具体方案;密切跟踪国家和自治区化债政策新动向、新信号,剖析现有金融类债务具体结构,研究确定向上争取的方向和路径;持续统筹挖潜自身“砸锅卖铁”化债资源,全力完成全年化债任务。防运行不稳。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的要求,实施“过紧日子”清单化管理,组织评估市级机关“过紧日子”效果。研究预判全年国库资金流动总量和节点性到位资金规模,探索解决全市超调自治区、旗县超调市本级的逐步减压归位问题,建立财政资金直达机制与常态调款方式相衔接机制,完善提升市本级国库资金分类调拨机制,提升库款宏观调控能力。客观看待财政暂付款形成的特殊历史背景,制定常规措施与超常规措施相结合的暂付款控制消化办法,降低暂付款对正常运行的冲击。正确处理财政体量小与应急处突需求紧的矛盾,尽可能留足预备费,常态预留国库应急周转金,健全完善、适度演练财政应急预案。
(六)“新”字突围,构建系统集成的财效治理体系。越是困难,越需要向改革求突破、向管理要效能。纵深发力求新。承接自治区改革动作,研究出台市本级财政预算管理办法,同步配套建立“1 N”预算管理制度体系。落实新出台的上级专项资金审批流程,建立上级专项与本级财力互相补位、深度匹配机制。搭建国库集中支付末端精细分析研判定支平台,着力解决库款紧张状态下紧要事项优先支出难题。研究做实财政资金全流程监控具体举措,建立上下联动、全业务流程预警反馈和处置机制,实现财政资金全流程闭环管理。健全财政资源统筹机制,搭建财政支出标准体系,科学精细压减不合理支出和过高支出。建立财政供养人员动态监管机制,从市本级开始逐步推广使用人员信息一体化平台。深入推进法治财政建设,以财政法治标准化建设为基础构建财政综合性考评体系。系统协同创新。组织开展精细化规范化管理年行动,建立绩效管理、财会监督、投资评审融合联动监管机制,把严肃财经纪律落实到财政管理的方方面面。绩效管理要跟进自治区工作节奏,组织实施重点绩效评价的范围扩面和结果挂钩应用行动,巩固拓展全过程绩效管理成效;继续扩大市本级全过程绩效管理资金范畴,工作重心由事前评估逐步向事中事后延伸;完善市本级分类保障机制,建立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具体措施和奖惩制度。财会监督要启动机关事业单位主要财务人员考评工作,组织重点领域财会问题违法违规专项整治,实现财会监督行政处罚、问责通报“零的突破”,构建完善财会监督与其他各类监督贯通协同机制,抓好审计、巡察、贯通平台反馈问题整改销号,让财会监督为财政健康平稳运行保驾护航。投资评审要建立政府投资项目预算评审管理暂行办法的配套实施细则,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前、中、后”全链条管理制度,优化新增政府投资项目审批前置程序,健全政府投资项目概预算评审、工程施工中途变更、政府采购履约验收、审计结决算全过程全周期核查对比制度。先立后破推新。落实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要求新部署,充分备课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落地实施,提早测算改革对困难地区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子,在对接争取中赢得红利。结合自治区以下财政体制改革,推进市以下财政体制改革,构建市本级与中心城区互惠互利的新型财政格局,优化完善市县两级上解下划财力的测算因素和政策举措。数字建设立新。按照全区推进数字财政建设的部署,以承接硬件为主、以深化应用为要,提早对接全区数字财政“四大”平台(大集中、大监控、大分析、大应用)、智能化财政形势分析研判体系、涵盖市级财政的综合管理系统,在应用中提升财效治理能力。
各位代表,发展源于勠力同心,成就来自共同奋斗。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阔步前进,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和政协的有力监督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不折不扣贯彻执行本次大会关于财政预算和执行的决议,坚定信心、靠前作为、真抓实干、埋头苦干,以实干实绩推动全市财政事业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乌兰察布新篇章贡献财政力量。
文章来源于:http://www.pmxl.com 排名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