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5-02-28
GDP百强排位赛,这座城市一年跃升6位
新京报作者谁谁
阜阳新闻综合频道
2025-02-2810:22
进入阜阳新闻综合频道阅读更多内容
订阅
“前三季度全国城市排名第93位、较2023年上升6位。”在回顾2024年工作时,今年的阜阳市政府工作报告掷地有声。
对区域经济略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在GDP百强排位赛中,一年内跃升6位意味着什么。
阜阳双清湾公园。庞诚摄
鲜食西红柿,真甜!
味道甜,口感沙。
这是记者在阜阳一处大棚里,咬开一个番茄的第一感受。须臾间,视觉冲击赶到,它爆汁了,汁水四溅。“尝到了小时候的味道。”在场众人评价道。
瓦大番茄。颍东区委宣传部供图
这处大棚,属于安徽瓦大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近十年,它做着同一件事情——选育、种植高品质鲜食番茄。“鲜食番茄,是相对于做菜用的番茄而言的。”企业项目总监亓文明介绍,鲜食番茄想要好吃,除了光照长、温差大,关键得品种好。
育种过程过于专业,此处按下不表。不过,从瓦大搭建的科技创新平台中,不难看出其发力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心。
瓦大先后成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安徽省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并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日本筑波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合作……
“高能级科创平台,不仅使我们成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更带来切实红利。”亓文明说的红利,一方面指的是成功选育高品质鲜食番茄品种5个,引进番茄新品种12个;另一方面是指经济效益:在安徽、宁夏、内蒙古等地推广种植鲜食番茄1万多亩,带动3万多农户增收致富。
“聊时局”了解到,今天的阜阳,高能级农业科创平台密布。
“我们实现了农业科技园区‘县域全覆盖’。”阜阳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地还积极与大院大所合作共建创新平台,安徽农业大学皖西北实验站(临泉)、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皖北研究院(太和)、南京农业大学阜阳研究院、安徽省小麦抗赤霉病研究院等相继落地并运行,科技示范效果显著。
阜阳粮食生产实现“二十一连丰”,图为阜南县小麦收割现场。庞诚摄
2024年,阜阳粮食生产实现“二十一连丰”,其中,小麦扮演着重要角色。
雨水节气刚过,距离瓦大不远,安徽新世纪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示范田内,麦苗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在各类科创平台与合作的赋能下,这家专注于小麦新品种研发、繁育和推广的企业喜讯连连。
“我们拥有国家和省级审定的小麦新品种18个,其中‘徽研66’是安徽培育出的、适应范围最广的小麦新品种。”站在田间地头,企业负责人丁振信心满满:“今年,又是个丰收年!”
文章来源于:http://www.pmxl.com 排名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