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玩具市场格局深刻变革的当下,中国玩具产业凭借人工智能(AI)技术赋能与国潮文化创新,掀起一轮强劲的“出海”浪潮。据了解,以AI玩具、编程教育为代表的新型玩具出口订单大幅增长,部分企业订单已排产至明年一季度,成为外贸出口中的一抹亮色。在“玩具之都”广东汕头澄海,不少玩具企业的生产线正满负荷运转。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玩具生产和出口国,有“玩具之都”之称的广东汕头澄海,在全球玩具市场占有率达到60。澄海玩具协会会长黄逸贤介绍,当地规模以上玩具企业今年AI类玩具的出口占比已从去年不足10提升至目前30左右,智能玩具正在重塑澄海玩具的出口结构。
北京:加快AI 医药健康示范应用,支持医疗卫生机构联合大模型企业挂牌AI实体医院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制定了《关于支持昌平区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提到,夯实AI 医药健康要素基础。鼓励医疗机构、高校院所、企业共建医疗健康高质量数据集,强化多组学、临床试验、健康诊疗等数据整合和共享利用。积极推动生命园三期等重点区域部署建设生物医药领域专业化智算设施,区域联动为昌平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普惠性算力支持。对符合条件使用智能算力的企业,通过市级算力券予以补贴。加快AI 医药健康示范应用。鼓励高校院所、企业、医疗机构联合开发生命科学基础大模型和医药应用垂类模型,助力提升药物研发和临床诊疗效率。支持医疗卫生机构联合垂类大模型企业挂牌AI实体医院,实现AI 医疗产业生态协同发展。
日本执政党计划每年投入65亿美元,扶持芯片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日本自民党负责振兴芯片产业的国会议员YoshihiroSeki表示,执政党计划每年筹集约1万亿日元(约合65亿美元)资金,用于支持国内半导体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Seki周四表示,大部分资金将通过明年4月开始的新财年常规预算筹措,而非当前财年的追加预算。他补充称,这一改变有望让政府能以更稳定的方式确保资金来源。自日本政府于2021年制定芯片产业复兴战略以来,已累计拨款约5.7万亿日元,用于扶持半导体和人工智能产业,其中大部分资金来自追加预算。
福建:对年度购买算力服务总额达到10万元(含)以上的企业,按照当年实际购买服务费用不超过50的比例给予补助
福建省印发《福建省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赋能应用若干措施》,加强对接国家算力政策,做好全省各类算力统筹规划。推进算力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构建联网调度、普惠易用、绿色安全的全省一体化算力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强化算力服务支撑。用好闽宁协作机制,推动“闽数宁算”。对年度购买算力服务总额达到10万元(含)以上的企业,按照当年实际购买服务费用不超过50的比例给予补助,单家企业最高补助50万元。
国办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对外发布。
意见指出,场景是用于系统性验证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产业化应用以及配套基础设施、商业模式、制度政策的具体情境,是连接技术和产业、打通研发和市场的桥梁,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对促进新技术新产品规模化商业化应用具有重要牵引作用。
意见聚焦打造一批新领域新赛道应用场景、建设一批产业转型升级的新业态应用场景、推出一批行业领域应用场景、创新社会治理服务综合性应用场景、丰富民生领域应用场景等5方面,提出22类场景培育和开放重点领域。
国办:人工智能领域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
国办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打造一批新领域新赛道应用场景,其中提到,人工智能领域,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加快高价值应用场景培育和开放,更好满足科技、产业、消费、民生、治理、全球合作等各领域发展需要。
中国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最大拥有国
根据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发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累计建成5G基站455万个,5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11.18亿户,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全球占比超42,已建成207个千兆城市。《报告》显示,当前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0左右,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2024年,中国数据要素交易规模超160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30。此外,中国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最大拥有国,占比达60。2024年,中国开发或应用人工智能的企业数量同比增长36,高质量数据集数量同比增长27.4,利用大模型的数据技术企业数量和数据应用企业数量同比分别增长57.21、37.14。
世界互联网大会蓝皮书:人工智能向全域赋能发展
《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和《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蓝皮书11月8日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发布。《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认为,人工智能在中国将呈现应用场景快速扩张、用户渗透持续加深、产业融合不断深化的趋势,实现从点状应用到全域赋能的转变,并成为实体经济智能化升级的核心驱动力。《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5》指出,随着技术的快速迭代、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以及产业生态的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正逐渐从概念走向大规模应用,深刻改变着经济和社会的运行方式。一年来,中国人工智能技术持续突破,算力基础设施不断升级。大模型从“重训练”转向“重推理”,推理效率得到显著提升。中国已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专利最大拥有国,占比达60。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在多个场景落地应用,加速与制造业、服务业等千行百业深度融合,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文章来源于:http://www.pmxl.com 排名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