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间为:2024-02-01
广西新闻网防城港2月1日讯(通讯员苏武)2023年以来,防城港市港口区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深入实施“2 1”工程,重实效、强实干、抓落实,多项成绩实现历史性跨越,多个领域获得国家级荣誉,多项工作走在全国、自治区、全市前列。
繁忙的防城港智慧码头。钟馥蔚摄
经济实力实现新跃升。地区生产总值逼近700亿元大关,增长9.5。地区生产总值、批发业销售额、零售业销售额的总量和增速均排全市第一。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全部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住宿业营业额、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总量排全市第一。港口货物吞吐量近2亿吨,排名北部湾三港首位。综合竞争力升至“中国西部百强区”第74位。
临港工业迈上新台阶。入选2023年“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中国工业百强区”实现提档进位,排名升至77位。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2000亿元大关,港口区、经开区分别成为广西首个规上工业总产值超两千亿元的县(市、区)和园区。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高达78.4,百亿级工业企业增至4家,8家企业入选广西企业百强,9家企业入选广西制造业百强,4家企业入选广西高新技术企业百强。经开区入选全国绿色工业园区、广西第一批向海经济发展示范园区、自治区“十有”园区,创成广西第一家较低安全风险等级化工园区(D级),现代化临港工业城市建设之路越走越宽广!
港口区生态建设成效明显。钟馥蔚摄
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累计获得专利授权349件,有效发明专利475件。获自治区立项的科技重大专项和重点研发计划项目7个。科技成果转化88项,增长193。拥有国家、自治区级绿色工厂15家。33个项目入选自治区“千企技改”工程项目计划。新增上规工业企业11家,总数增至74家,增长17.5。钢材、精炼铜、精制食用植物油产量及发电量继续保持广西第一。
项目建设再创历史新高。全年新签约优质项目39个、投资额666.13亿元、到位资金389亿元,分别增长105.3、108.1、26.3,均创历史新高。新签约落户“500强”企业1家、自治区“专精特新”企业3家。统筹推进“七个一批”重大项目191个,总投资超4000亿元。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取得重要进展,广西首个30万吨级泊位—赤沙1、2号码头完成水工验收,赤沙11号、13-16号等泊位竣工验收,企沙铁路支线云约站建成使用,企茅路关键性工程长坜立交桥开工建设。项目服务有力有效,完成医学开放试验区南园等22个项目征迁交地。
港口区临港工业发展迅速。港口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推进。提升改一批城市道路,打通一批城市断头路,建设一批农村道路,打造5个自治区四星级农贸市场。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长9.2。新增自治区四星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1个,红沙万亩大蚝入选自治区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食用菌项目建成投产,五彩椒、海红米等特色产业蓬勃发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完成粮食种植面积超5万亩,产量1.28万吨。企沙渔港获批国家级海洋捕捞渔获物定点上岸渔港,1号码头和大龙渔港11个千吨级泊位投入运营。启动经开区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第一批13个重点项目加快推进。
消费市场充满活力。“约惠港城”等系列促消费活动人气旺盛,北部湾开海节、簕山观潮节火爆出圈,西湾夜市街、企沙渔港夜市街烟火升腾,全区接待国内游客近900万人次。新登记市场主体增长20,在业市场主体突破35000户,规上服务业企业增至94家。防城港至马鞍山冷链班列首发,渔澫港区散货堆场、513号泊位集装箱自动化堆场投入运营。北部湾国际生鲜冷链园区进驻企业60家,冷链物流基地纳入2023年国家建设名单。
港口区打造“宜居港口”见成效。钟馥蔚摄
改革开放成效明显。获评自治区乡村振兴改革集成工作先进区,提供“全流程帮办”“24小时不打烊”服务,实现“签约即发照”;投放“桂惠贷”63亿元,区本级财政贴息1.09亿元,惠及企业632家。渔澫港区401号等5个泊位正式对外开放,防城港口岸核心能力建设顺利通过国检复核,大宗商品进口量排名广西第一;保税物流中心“保税混矿”业务量和货值“双破百亿”,居全国4个试点海关首位;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660亿元,稳居广西前列;实际利用外资完成2907万美元,增长109.1。
民生福祉持续提升。八成财力保障民生,发放各类保障救助资金2099万元,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192个,城镇登记失业率低至1.96。基本医保参保人数14万人,村内就医实现医保结算,全区卫生服务中心实现数字化门诊、中医馆建设、医共体建设“三个全覆盖”。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化率、医保参保率、生态环境质量排名广西前列,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1、7.4。
文章来源于:http://www.pmxl.com 排名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