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突出“河长领治”。我市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有机衔接的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实现河长巡河护河全覆盖。各级河长主动扛起河湖管护的政治责任,履行巡河、管河、护河职责,做到重要情况亲自调研、重点工作亲自部署、重大方案亲自把关、关键环节亲自协调,切实提升巡河效能,着力抓好源头防控和污染治理。2023年,全市1800余名河长累计巡河7.4万人次,协调处理河湖“四乱”问题135个,实现动态清零,纵深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
二是强化“部门同治”。各级河长办充分发挥统筹协调、分办督办、监督考核等职责,督促各司其职,全面提升河湖管护工作能力和水平。2023年,财政部门持续保障城区河段水域保洁工作资金,落实600万元累计清理河道漂浮垃圾约7万吨。生态环境部门完成24条河流入河排污口排查溯源,印发《柳州市入河排污口规范整治方案》,对184个入河排污口进行规范整治。住建部门大力推进错混接和直排口溯源管控治理,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从55提升到65。农业农村部门持续规范畜禽养殖管理,扎实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化行动。全年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达到100,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460.85万亩次。同时我市充分发挥“河长 检察长”协作机制,扎实开展河湖安全保护专项执法行动,处理重大河湖问题4个。进一步健全柳江干流河道“天眼”监管系统,结合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等高科技手段,强化科技赋能,不断提升河流动态监测监管水平。
三是推动“社会共治”。2023年,我市圆满完成6条(段)美丽幸福河湖建设。持续推进最美“家乡河”宣传工作,着力打造柳州市百里柳江及融水县香粉河典型案例。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为契机,开展2023年“保护一江碧水河小青在行动”志愿服务活动。
广西综合广播记者:请问柳州市城管执法局作为执法部门,在水上执法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成效如何?
柳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局长韦拥军:
2023年,市城管执法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同各部门密切协作,与广大市民朋友们同心协力,共同打响了“碧水保卫战”。柳江流域水质持续向好,开创了连续4年“水质排名全国第一”的大好局面。我局立足工作实际,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开展柳江流域市区河段综合执法,依法清理整治各类违法乱象。我局联合海事、水利、环保、渔政、公安等相关部门开展执法工作。针对市区水域民用渔船、营运船只、采砂运砂船、“三无”船舶开展执法检查,对河道管理范围内的乱占、乱采、乱堆、乱建等“四乱”行为开展常态化治理,持续开展打击非法捕捞亮剑执法行动,保护柳江渔业生态资源。2023年,共出动执法人员9585人次,清理非法种植农作物面积约8.24万平方米,清理非法搭建临河构筑物面积约3800平方米;查处非法捕捞案件32起;清理三无船只75艘,没收捕捞渔具780件。
二是深入打好水上保洁攻坚战,着力改善“百里柳江”水域环境。我局严格落实柳江河道保洁考核制度,清理漂浮垃圾,确保重点河段时时干净,江面无卫生死角。同时扎实做好一级水源地执法保护工作,积极配合环保部门做好水质检测,保障市民饮用水的“入口”安全,为柳江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保驾护航。2023年,共出动保洁人员9.33万人次,清理漂浮垃圾7.31万立方米;巡查水源保护区668次,劝离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垂钓、洗衣、游泳人员369人次。
三是提升部门联动效能,形成监管工作合力。我局以“河长制”管理机制为依托,与各城区就市区范围内的支流水域执法边界问题进行现场踏勘,厘清执法边界。定期与各成员单位联合开展巡河行动,及时发现问题,研究对策措施。把街道、乡镇纳入监管网格,强化监管力量,建立监管责任网络。邀请市纪监部门深入执法一线,开展柳江流域市区河段执法巡察督察,建立执纪问责机制,形成了柳江市区水域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
四是持续强化宣传引导力度,着力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广泛开展“法律六进”普法宣传活动。不断加强与新闻媒体深度合作,形成良好的宣传氛围。与时俱进推行“线上 线下”方式展示水上城管的工作成效,积极动员市民群众参与监督举报,形成人人参与保护母亲河的工作大格局。
下一步,市城管执法局将进一步强化柳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工作力度,在提升精细化执法、精细化管理、精细化服务水平上提高工作质量,为持续擦亮“水质全国第一”金字招牌、助力柳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更大的城管力量。
柳州广播电视台记者:请问市农业农村局在柳江水质保护方面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怎样成效?
柳州市农业农村局总兽医师梁朝培:
柳州市农业农村局根据部门职责,通过采取以下措施,扎实做好柳江水质保护工作,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一、认真贯彻落实《柳州市柳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严格实行畜禽禁养限养制度,规范水产养殖生产,防止养殖污染环境。
二、加强渔业水域生态保护。一是全面贯彻落实珠江流域禁渔期制度,扎实开展“中国渔政亮剑2023”系列专项执法行动。2023年禁渔期间,全市共查处渔政违法案件57起,其中移交公安机关刑事处理案件16起。二是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2023年举行多场次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共放流鳙鱼、草鱼等水产苗种超过110万尾,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维持水生态平衡。
三、持续开展化肥农药减量化行动。通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因地制宜推广有机肥、种植绿肥还田等措施,促进化肥减量增效。2023年全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508.8万亩,有机肥施用面积113.48万亩,完成绿肥播种面积27.46万亩,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54.17。
四、积极推广应用畜禽粪污处理技术,实行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减少畜禽养殖污染。目前全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为92.36,规模养殖场配套完善粪污处理设备设施,并建立相应的台账。
五、深入开展农村“厕所革命”,2023年完成农村厕所改造6802户,建设推广20个“三个两、无动力、低成本”农村黑灰污水处理利用示范项目,促进农村“厕所革命”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有效衔接。
柳州日报记者:我市守护“水质第一”金字招牌,工作难点在哪?针对这些难点问题有什么应对举措?
柳州市生态环境局局长韦永祥:
水质越好,提升越难。十四五以来,我市10个国考断面的水质类别,一类水质的占比以每年10的幅度提升,2023年达到60,是比较难的。同时也是一个坚持问题导向,不断攻克难点的过程。这也是今后我们还要继续遵循的工作原则。当前,主要有几个方面的难点。
一、受自然因素的约束和影响越来越明显。去年,上半年,我市水质指数出现了较大波动,影响的主要因子是pH值、溶解氧,主要原因就是由于降水少,径流量小,导致水环境容量降低、自净作用锐减,以及藻类等水生生物大量繁殖等造成的,而不是传统污染物的排放。要解决这一问题,还是要保障生态流量。下一步我们将统筹推进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保护工作,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生态用水联合保障机制,加强和水资源保障,缓解自然条件的不足,同时加强水生境保护和水环境保护,探索建立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生态用水的平衡机制,形成更好的工作联动机制。
二、农村面源污染的占比越来越高。这些年来,我们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工业污染和城镇生活污水的治理是重点,建设了大量的污水处理厂,削减量大,也得到了较好的控制。而农村面源污染,畜禽粪污、化肥农药、农村生活污水等,量多面广,基础较差,治理难度也大,影响逐渐突显,特别是近几年,我市养猪业快速发展,畜禽养殖废水排放增多,部分区域存在畜禽粪污处置不规范等问题,污染防治压力大。下一步我们将加快编制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推动优化全市规模畜禽养殖场及其污染防治设施的布局、工艺,落实治理责任,减小污染风险。加大农村生活污水、垃圾的整治力度,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减少污染排放。
三、污染防治基础设施仍存在短板。我市基础污染防治设施建设近几年取得很大发展,但还存在一些短板,主要是乡镇生活污水厂以及配套管网的建设还有待加强,运维水平也还要提升。下一步我们将积极谋划水污染防治资金项目,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用好金融支持生态环境保护项目等政策,进一步拓展基础污染防治设施建设的资金渠道,保障资金需求,加快提升全市的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治理水平。
四、全民护水的机制和氛围还有待加强。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是守护一江碧水的关键。我们流域广,河流多,河道长,仅靠各相关部门、各级河长的人员,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靠群众的力量。我们柳州广大市民有爱水、护水的优良传统,去年我们也依靠市民举报解决许多涉水问题,抖音用户“无影”“高兴”等热心网友,通过抖音平台反映的生态环境问题线索,为我们及时消除水生态环境隐患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在此也对他们表示感谢。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发动广大市民参与,继续开展护河志愿者招募工作。希望广大市民朋友,特别是长期在河边的船友、渔友、钓友,能够积极加入我们的志愿者团队,参与到柳州市水生态环境保护的工作中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举报,我们也会对这些贡献突出的市民朋友给予一定的奖励。
【9:00更新】发布会结束
文章来源于:http://www.pmxl.com 排名
网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其真实性与本站无关,请网友慎重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