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排名 > 丽江排名 > 正文

【云发布】今年上半年丽江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8排名全省第5位

2024/5/14 20:52:18 点击:

来源时间为:2023-09-07

9月7日,“开好局、强信心、促发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丽江专场发布会在海埂会堂召开。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党的二十大以来,丽江市推动世界文化旅游名城、乡村振兴示范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取得新进展,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奋力开创丽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综合实力持续增强,实现了争先进位的发展目标

2022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1,排名全省第4位,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3.1、1.8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8,排名全省第5位,增速分别高于全国、全省0.3、0.7个百分点。全市经济保持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

——产业培育卓有成效,形成了转型升级的良好态势

上半年,粮食种植面积超额完成全年任务,蔬菜及食用菌、水果、中药材、鲜切花等特色经济作物产量产销两旺,一产增加值增长4.7、排名全省第2位。1月至7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排名全省第2位。旅游业强劲复苏带动消费加速回暖,1至7月,接待游客444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60亿元,分别增长45.8、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8、排名全省第4位。

——基础设施建设提速,夯实了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条件

丽江市持续推进综合交通、水利、能源等重点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筑牢高质量发展基础。今年1至7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排名全省第5位。

同时,重点项目有力推进,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1522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52公里。丽江机场三期改扩建有力推进,成为西南第五大、云南第二大航空港,通航城市达95个,综合交通实现了从“瓶颈制约”到“区域枢纽”的新跨越。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展现了城乡融合发展的崭新面貌

上半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8、排名全省第2位,全市脱贫人口、监测对象人均纯收入增长19.7。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加快实施,玉湖村农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经验成为全国典型,乡村振兴示范区“2 6”试点建设初见成效。同时,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和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有序推进。

——绿美建设不断加强,筑牢了长江上游的生态安全屏障

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连续7年保持100,泸沽湖、程海、金沙江丽江段水质稳中向好,拉市海水质从Ⅲ类提升到Ⅱ类。城乡人居环境和人民生态福祉不断提升,丽江市被命名为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大力推进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统筹推进八大绿美工程。泸沽湖被评为省级绿美河湖标杆典型,古城区被评为省级绿美城市,生态美、环境美、城市美、乡村美、山水美、人文美成为丽江的普遍形态,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进一步筑牢。

——改革创新纵深推进,提升了推动发展的活力效能

财税金融、医疗卫生、农业农村等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实施营商环境全面提质年行动,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9.95,全程网办及零跑动事项比例达97.3。上半年省外产业招商到位资金85亿元,增长41、排名全省第4位。中小企业数量和质量双提升,经营主体增长14.19,规上工业企业增长17.86。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石墨新材料研发、油橄榄新种质选育栽培加工等项目获省级重大科技专项支持。上半年全市信息产业规模达98.3亿元,增长36.6。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答好人民满意的民生答卷

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5967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4.68万人,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8.19万人,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全市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94.03,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8.09,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2.02。张桂梅师德教育馆建成开馆,华坪女高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高效统筹发展和安全,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保持“双下降”。

——作风效能不断提升,激发了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制定实施《丽江市“争一流、促跨越”行动方案》,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市委、市政府每季度季初分析研究经济工作、季中经济工作专题会调度推进、季末重大项目重点产业现场观摩会比学赶超。制定实施《丽江市“发展有我·实干当先”3532举措》,大力倡导树立“十种鲜明导向”。

云南网记者李熙临

猜你喜欢
推荐图文

没有任何图片资讯
最新图文
2023年柳州市地表水质量排名全国第一新闻发布会
简一广西生产基地正式点火投产开启做强做大新征程
上升20位!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全国经开区综合考核排名中取得历史性突破